提早把自己放在對的位子
 
古希臘神殿門上的德爾菲神諭寫著:「認識你自己」。對自我的認識,不但是所有知識的起點,也是個人生涯規劃的原點。
中學時代以前,你所有的人生決定,都是由父母做主。從國中時代開始,你逐漸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但有人隨波逐流,眼前哪個科系、哪種行業熱門,就跟著往哪裡 走;有人則是直到踏進社會,還搞不清人生方向,「興趣A,專長B,性格C,科系D,工作E」,有如五頭馬車,莫衷一是。
正所謂「知己知彼」,生涯規劃的第一步,不是去管外在環境,而是先做好自我探索。愈早完成這一份人生功課,就能夠愈早立定志向,全力以赴;愈早掌握自己的性格特質,就能愈早找到生涯規劃的金鑰匙,打開通往職涯康莊大道的那扇門。
然而,人畢竟有盲點,要透徹認識自我特質,有時透過科學化的性格測評工具,或是尋求生涯顧問的專業協助,將可減少自己摸索、嘗試錯誤的時間,少走很多年的冤枉路。
就業情報董事長翁靜玉,長年從事職涯顧問與企業人才診斷的工作,諮商輔導過的青少年個案不計其數,且聽她的寶貴經驗分享。
 
在台灣,翁靜玉已成為「就業」的代名詞。她是「草莓族」這個概念的發明者,創辦了台灣第一本職場就業雜誌、成立了國內第一個職涯諮商學院,更是各種創新招募活動的開路先驅。從人資主管、大學校長到政府官員,都從她的文章與演講中得到許多啟發。
回顧這一路走來,翁靜玉說她是當了媽媽之後,才更加深刻體會到孩子必須提早自我探索、做好長遠生涯規劃的重要。
 
對未來職業充滿奇想
 
翁 靜玉記得兒子在讀國中時,曾說將來想開日本料理店。聽完他的想法,翁靜玉沒有直接表達反對或贊成,而是笑著對兒子說:「好啊!但是要成為日本料理師傅,要 有味蕾的敏感度,不僅菜要做得好,還要有視覺的美感,懂得食材擺盤與花色的配置,你最好先去日本料理店『拜師學藝』吧!」他興沖沖地點頭答應,臉上盡是迫 不及待的興奮。
那 一年暑假,翁靜玉的兒子滿懷期待,到鐵板燒店當學徒。第一天下班回家,兒子高興地說,他在廚房忙了一整天,除了洗菜、切菜,還要切香蕉,師傅要求每一片都 要切得平整,他不知不覺切掉近10斤香蕉。第二天,兒子開始學習在鐵板上煎香蕉,必須漂亮地翻面,還要幫忙清理檯面、收拾廚餘,忙到餐廳打烊才回家。到了 第三天,兒子終於開口跟翁靜玉說:「媽媽,我現在不想當廚師了!每天站在鐵板前,好熱、吸進好多油煙,腳也站得好累。」
幾 年後,兒子上了高中,迷上電動遊戲,人生志願也大轉彎,變成當遊戲程式設計師。翁靜玉告訴他:「電玩產業的流行變化很快,但程式撰寫需要很長時間,就算你 玩遊戲能拿高分,也不代表你能寫出好的程式。」兒子想了想,似乎也不太喜歡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,一個人不斷測試程式,等到產品上市時,恐怕連自己玩的興 致都沒有了。
不過,翁靜玉還是安排兒子利用暑假期間,到公司的資訊部門實習,讓他開始接觸程式設計,後來他順利申請到美國密西根大學主修電機系,現在四年級,讀得很開心。
 
生涯規劃宜提前從國中開始
 
很 多父母都曾聽過小孩對於未來職業的各種「奇想」,雖然有些想法天馬行空、不切實際,不過小孩願意主動探索職業世界,畢竟是值得鼓勵的事。翁靜玉總是告訴為 人父母的親朋好友,小孩的職涯規劃最好提前從國中時期就開始,而高中階段更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,不要等到大學快畢業、參加校園徵才活動後,才開始思考或決 定自己未來職涯,為時已晚。
翁靜玉身邊幾個差不多年紀的朋友,也都有著同樣的心情。他們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外面世界瞬息萬變,不免替兒女擔心,將來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?有些孩子甚至連該找什麼工作、或者自己想做什麼工作,答案都是「不知道」。
朋 友們知道翁靜玉長期研究產業人才學,擅長依據個人性格特質及志趣,找出個人潛能,並提供生涯規劃建議,因此紛紛帶著孩子來求助,希望透過「CPAS人才測 評系統」這份廣受國內知名企業肯定的科學工具,讓孩子瞭解自己的「性格密碼」,從中找出自己適合從事的工作,及早釐清未來人生方向。
 
CPAS人才測評系統作診斷
 
其中,一位科技業主管帶著就讀國中的兒子A一起來,他表示小孩喜歡社會和數學,成績也還不錯,但不知道日後該如何選擇大學科系。
 
從 CPAS測驗結果來看,A在5大類適性工作中,「營業的工作」得分最高(7分),表示他如果從事業務類工作,必能勝任愉快。所謂「營業的工作」,指的是有 目標或業績導向的工作,工作內容包括維繫客戶關係,提供客戶滿意服務,工作本質較具競爭性,相對應的職務包括銀行的理財專員、汽車、保險或房地產的業務銷 售員等。從事這類型的工作,必須具備行動力及持續性,願意接受挑戰,適應能力強,而且有同理心,懂得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,EQ也要好。
進 一步細看A的12項性格特質得分,其中行動性10分、柔軟性9分,持續性8分、挑戰性7分,情緒安定性也有8分,共感性得分中等,有5分,這都與從事「營 業的工作」的性格特質不謀而合。因此翁靜玉建議這位主管,可以讓孩子在大學時選讀商學、經營管理或行銷相關科系,深耕專業知能。
 
商界鉅子小孩的3個大夢
 
另外一個案例,還在念大學的B,因「個人志趣」及「適性工作」兩者之間有所差異,再加上從小背負著父母深切期許,他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,不知道該向左走,還是向右走。
B的父母皆在商界享有成就,不過他自小就對從商沒什麼興趣,為自己的職涯排定3大夢想,分別是廚師、建築師及醫生,但父母親卻期待他讀商學或財務工程,以便將來承襲衣缽。
為 B做生涯診斷當天,翁靜玉好奇問他,為何同時對廚師、建築師及醫生這3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工作感興趣,他回答:「因為我很喜歡到處品嚐美食,如果以後能當上 廚師,每天與美食為伍,一定很開心;想當建築師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畫漫畫,繪製設計圖對我來說應該也不難;最後一個選擇是醫生,因為我喜歡化學,對生物解 剖有興趣,所以希望將來能當醫生,不但收入穩定,專業地位也高。」
 
 
愛畫圖不代表能當建築師
 
翁靜玉坦白告訴他,從專業角度來看,在CPAS的5大適性工作中,廚師及建築師皆屬於「具創造性的工作」,也就是從無到有、研發或創意類型的工作,包括視覺設計、建築設計等工作都在此範疇之內,不過,B在「具創造性的工作」得分偏低,僅有2分,顯示這並非他的適才適所。
B 希望說服翁靜玉改變看法,於是拿出他帶來的畫冊,裡面全是他的漫畫作品。翁靜玉隨意翻了幾頁,發現他畫的多為少女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夢幻公主,有著水汪汪的 大眼睛及纖長睫毛,翁靜玉直截了當告訴他:「同樣是繪圖,你會畫漫畫,不代表你就適合當建築師,這兩者之間的專業相差很大。」
另外,以B的家世背景,翁靜玉認為去當與油煙為伍的廚師不免有點可惜,況且,就算他遍嚐各地美食,已達老饕級的專業水準,這也無法和善用食材、發揮個人創意的廚師劃上等號。
被 B排在職涯選擇最後一個順位的醫生,反而正是他的適才適所。醫生是「對人的工作」,其他如秘書、公關、店員、櫃檯、導遊、護士等工作也是。B的共感性、感 受性以及柔軟性得分皆高,行動力也不錯,其中共感性10分、感受性也有9分,這些特質顯示他非常適合從事「對人的工作」。若是從醫,一定能將心比心,體察 病人的苦痛之處,有朝一日將可成為懸壺濟世的良醫。因此,最後翁靜玉建議B,繼續在醫學領域深造,將來學以致用。
 
想做的≠會做的≠能做的
 
從A和B及其他很多類似的案例中,翁靜玉看到了台灣青少年在生涯規劃上的茫然與無助,一方面是因為不瞭解自己的性格及適才適所,也不清楚大學科系與職業世界的連結關係,再加上父母與孩子之間,往往對於未來工作的期待有所不同,因此,常有父母親帶著孩子來向翁靜玉尋求建議。
而翁靜玉的「職涯顧問部落格」開張後,也經常會有迷惘的國、高中生在線上詢問:「如果興趣不是自己的適性工作該怎麼辦?」或者很疑惑:「興趣和能力兩者不完全符合,那到底是興趣優先,還是能力為重?」
遇 到這樣的孩子,翁靜玉總會提醒他們:「興趣不是一時的好玩或好奇,而是應該與就業市場相扣連,因為個人志趣不見得適合當作職涯選擇,眼光要放長遠,更要務 實看人生。」從實際個案來看,很多孩子內心抱持的夢想或興趣,和現實的職業世界有所落差,而且每個人「想做的」、「會做的」以及「能做的」這三者之間也不 同,這也正是為什麼在生涯規劃前,必須先抽絲剝繭瞭解自己。
 
「羅馬」不是唯一的康莊大道
 
將人的一生放在時間軸上來看,大學畢業的新鮮人,踏入社會時通常22歲,若是碩士則再向後推遲2年,以60 歲退休、90歲揮別人世來推估,每個人職涯發展的黃金階段最多36年。翁靜玉強調,一個人必須在這36年打下基礎,退休後的30年才能衣食無虞。假使青少 年皆能在國中畢業前,透過專業的職涯顧問協助,找對大學科系、考上好的大學、也順利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,那等於是為未來的66年打了一劑強心針。先為自己 的人生種下對的種子,或許辛苦在先,但將來必能歡欣收割。
「羅 馬」不是唯一的康莊大道,或許在你心中,「巴黎」、「紐約」或「東京」更棒,也更適合你,翁靜玉認為,盡早透過科學客觀的測評工具檢視自我,同時和專業的 職涯顧問當面交流,一方面能促使自己思考職業世界的現實樣貌,同時也能從個人的性格特質中,瞭解自己的優缺點,對需要修正或調整的缺點有所警惕。而最重要 的一點是,職業世界何其廣闊,生涯規劃千萬不要被父母心中的「羅馬」限制,「性格」才是關鍵密碼,要依循個人的適才適所,尋找自己職涯的「巴黎」、「東 京」或「紐約」。(本文轉載自《17歲生涯探索地圖》,富邦文教基金會與Career就業情報共同出版)


資料來源:http://blog.career.com.tw/managing/default_content.aspx?na_id=589&na_toolid=40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綺菈無奈特莉獨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